黄婷婷
(福建省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361000)
摘要:第一章介绍森欧外开始历史小说创作的原因、历史小说的类型以及创作手法。第二章介绍《兴津弥五右卫门的遗书》和《阿部一族》,在这两部小说中他对武士的殉死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第三章介绍《山椒大夫》和《高濑舟》,作者在这两部小说里对于国家能否解决个人问题提出了质疑。
关键词:历史小说 忠实历史 虚构历史
前言
1912年(明治四十五年)乃木希典夫妇为明治天皇殉死。这对森欧外的精神起了巨大的冲击。在此之后的几天里,森欧外一口气写下了《兴津弥五右卫门的遗书》这篇小说。小说围绕武士殉死的主题展开。森欧外之所以写这篇小说与其说因为他是一名军人,不如说他一直抱有日本武士般的生活态度,而乃木夫妇的殉死,恰恰打动了他的内心。以这部作品为开端,他又相继写下了《阿部一族》(1913年)、《山椒大夫》(1915年)、《高濑舟》(1916年)等一系列历史小说。在这些历史小说中他对国家同个人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反思。
一、 森欧外历史小说简介
森欧外于1862年出生在日本的岛根县,死于1922年。原名森林太郎,别号观潮楼主人等。曾作为陆军军医留学德国。他一生仕途平坦,曾担任日本陆军军医总监等职务。同时还坚持不懈地进行了多彩的文艺创作,集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于一身。他翻译的作品有《背影》、《即兴诗人》、《浮士德》等。小说有《舞姬》、《青年》、《雁》、《阿部一族》、《高濑舟》、《涉江抽斋》等。
森欧外的历史小说以德川时期的社会为中心,描写古代的人和世界。他曾说过:“我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医生,后来又担任公职成为一名官吏。但是因为年少起便喜欢文章,不知不觉加入到了文士的行列中。受周围各种环境的影响,我在创作中喜欢搜集德川时代的素材,进行以古代历史为题材的作品创作。” 按森欧外的思想轨迹发展,他的历史小说可以分为忠实历史和虚构历史两种类型。这也可以说是他历史小说的两种创作手法。
忠实历史的小说有《兴津弥五右卫门的遗书》(1912年10月)、《阿部一族》(1913年1月)、《佐桥甚五郎》(1913年5月)、《大盐平八郎》(1914年1月)等。虚构历史的小说有《山椒大夫》(1915年1月)、《高濑舟》(1916年1月)、《涉江抽斋》(1916年5月)等。
二、从创作忠实历史的小说到创作虚构历史的小说的原因
森欧外开始历史小说创作的契机是乃木希典的殉死。他为生前好友乃木希典的忠诚所打动。在几天内就完成了历史小说《兴津弥五右卫门的遗书》,但是这仅仅是作者自身的原因。激发他创作的外部的原因是人们对于乃木希典的评价。虽然当时大多数人肯定了乃木的行为,但是还是有人对乃木进行了批评。有人这样评价道:“不管自杀本身是对还是错,乃木大将的死是日本旧武士道的庄严落幕。于情我表示深深的敬意,于理,我却希望这种行为不要误导国民道德的前途。深感大将之志,将终生习其之行。” 《兴津弥五右卫门的遗书》就是针对这些评价以作品的形式进行再次评价。同时《兴津弥五右卫门的遗书》也是体现作者自身理想的一部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作者肯定了封建伦理道德的纯洁之美。但是在创作第二部小说《阿部一族》的时候,森欧外的客观性和现实性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作品中他更加社会地、历史地反省了殉死。森欧外曾这样说过“我不喜欢去改变‘自然’的历史,不知不觉就被历史束缚住了。我在这束缚下痛苦喘息着。便想逃离这束缚。”据此可知,他是因为不堪真实的历史的重负,才开始创作虚构的历史小说的。《山椒大夫》是他的第一部虚构的历史的小说。
二、 《兴津弥五右卫门的遗书》和《阿部一族》看矛盾的国家和个人
(1)《兴津弥五右卫门的遗书》与尊崇的武士道
兴津弥五右卫门在主公细川三斋公十二年忌辰的时候,于船冈山下剖腹自杀。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三十年前他奉主公之命前往长崎买从南洋运来的迦罗香木,与同僚横田为买树干还是树梢争论起来。弥五右卫门坚持要买树干,而横田却要买树梢。横田向他挑衅,他一时失手将横田杀死。弥五右卫门从封建武士的道德出发,认为:“我只遵从主命。如果主公叫我去攻城,即使是铜墙铁壁我也要去爬;如果主公叫我去取首级,即使是鬼神的我也会去取。同样,让我去买宝物,我就要尽力完成使命。”但是他没有想到和同僚之间会发生这种事。在买回迦罗香木的树干之后,虽然弥五右卫门几次要求剖腹谢罪,但是三斋公在得到这根迦罗香木树干后,视若珍宝,为其取名“初音”。三斋公将横田的嫡子叫到御前,命令他同弥五右卫门交换杯盏立誓不可怀恨在心。后来,这块香木又被更名为“白菊”,为细川家赢得了数次荣誉。但弥五右卫门仍然觉得自己的命乃是三斋公所赐,在担任江户诘御留守居之职的十三年之后,欣然殉死,作者森欧外借三斋公之口说到:“如果所有的东西都抱着功利之心来衡量的话,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值得崇尚的东西了。《兴津弥五右卫门的遗书》是表达作者信念的小说。而为了表现主人公的忠诚之心描写他触犯国家法律的情节是必要的。同样在购买香木这件事上同弥五右卫门意见相左的横田清兵卫也是竹盛天雄所说的:“战国时代急功近利,对主命唯命是从的实用主义武士。”
(2)《阿部一族》中残酷的体面和对武士道的反省
《阿部一族》中的“主君认可”从一开始就成为了形式化的东西。实际上阿部弥一右卫门即使没有得到殉死的许可在别人的眼中他也应该自杀。结果阿部弥一右卫门出于武士好强之心不堪谣言剖腹自杀。在这篇文章中,世间的“风言风语”便是规矩、规章。或者可以说好强之心是规则、规章。但是不管怎样主君的认可已经成为了形式,失去了它实质的意义。或者可以说这只不过是表面的原则罢了。
作者在《阿部一族》对一名武士内藤长十郎做了稍稍的嘲讽。描写细致地深入到这个男人的内心。他认为自己必须殉死的同时,也认为自己在别人眼中是必须殉死的,如果不殉死的话,恐怕自己将会受到更可怕的屈辱。可是他在想到“殉死者的亲属将会受到主公的厚待”时神色又转而变得轻松愉快了。而尽忠职守的阿部弥一右卫门为什么得不到主公忠利的许可殉死呢?作者在文中没有给读者以明确的答案。仅仅提到说两个人性格不和。作者在文中写道:“每个人都有喜欢或讨厌的人。而为何喜欢为何讨厌,追根问底却又没有结果。”但是这样的叙述丝毫无法解开读者的疑问。武士们为这样的主从关系而殉死,实在是没有意义。阿部弥一右卫门殉死后,家业反而无法让后人继承,直至一家被灭门。这篇作品中的武士们一面忍受着周围冷漠的视线,一面探索着活下去的道路。所谓的武士道就是不害怕死亡而注意体面。这思想体现在以竹内数马为代表的众多登场人物身上。作者对阿部一族抱有深深同情,在作品的后半部分,他对的当权者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导致阿部一族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封建时代扭曲的君臣关系。而注重体面的武家社会的桎梏,更迫使他们走上了死亡之路.
三、 《山椒大夫》和《高濑舟》中对国家矛盾而复杂的感情
(1)充满人间温情的《山椒大夫》
姐姐安寿和弟弟厨子王在寻找父亲的途中遇到人贩,同母亲失散。后来姐弟俩被山椒大夫买走。厨子王在安寿的帮助下,逃出了山椒大夫家,但安寿却跳沼自杀。后来厨子王成为国守,颁布法令禁止贩卖人口。山椒大夫家里的奴隶虽然都被解放,但是由于获得了人身自由,劳动积极性增强,家业反而更加兴旺。但是根据民间传说,结局却并非如此美好,实际上更像一篇复仇的故事。而在森欧外的这篇小说中,怨恨和复仇的情节都被删除了。作品倾述了姐弟之间深深的骨肉亲情。正是出于对国家的信赖,相信国家能够给人民带来幸福,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才会力图排除传说中残酷的场面。
(2)《高濑舟》中无法解决人民问题的国家。
《高濑舟》被认为是对社会一般观念进行质疑的作品。在《高濑舟的缘起》中森欧外在《翁草》短篇中写到:“我认为文中包含了两个大问题。一个是财产观念。一个是对于将死而又无法死的人,如何帮助他死的问题。”高濑舟上的罪人喜助就是这样一个角色。而作者就是认为他的这两点很有趣才写了这篇文章。小说通篇明了地强调了喜助的愚直性格的伟大。把它作为远远超过奉行权威的东西来描写。虽然这篇小说并没有对幕府进行强烈的批判。但是却以超越国家权力的手足之情为主题。森欧外在自己离任前夕热烈地歌颂了超越国家权力的亲情,可以说他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这便是森欧外写这篇小说的真正动机。1922年森欧外病重离世之前,他托贺谷鹤执笔写下这样的遗书:“死是终止一切的大事。不管官位多高,权力多大,都无法抗拒死亡,我作为石见人森林太郎在这生死的瞬间,脱去了所有的外在,在我墓上只刻上森林太郎墓即可。这是我留给友人唯一的东西,不允许任何人干涉。”
四、结语
森欧外的作品在日本近代文坛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他的历史小说中,深刻地表现了国家和个人矛盾的关系。希望通过这些代表作能够追寻森欧外历史小说创作的思想轨迹。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明治维新之后,近代日本知识分子如何挣脱古代封建思想的束缚,不断反省的自觉之路。
参考文献:
[1]解说 重松泰雄 注釈 尾形仂 小泉浩一郎 日本近代文学大系森欧外集II 角川書店 平成六年九月三十日十一版发行 364—392
[2]現代日本の文学-2森欧外集 株式会社学习研究社 昭和四十五年一月一日初版发行 417—448
[3]日本文艺鉴赏事典 1912~1916年第五巻 株式会社ぎょうせい 平成二年二月五日第三版发行 50—58,138—149,210—219
作者简介:黄婷婷(1982—)女,福建省龙岩人,厦门大学2005级日语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