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
崔建新②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天津300071)
[关键词] 加拿大东部; 中文学校; 汉语热; 汉语教材
[摘 要] 本文首先对加拿大东部的汉语教学作了较为全面的描述与分析,在指出其特点与问
题后,对加拿大的“汉语热”进行了尽可能冷静与客观的思考,进而联系世界范围内海外汉语教学中
所存在的教材建设与师资培训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中图分类号]H195.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 7365 (2005) 06 - 0069 - 07
加拿大幅员广阔,而华人也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如果说汉语在加拿大分布得跟领土
一样广阔,可能有些言过其实,但说哪里有繁华的商业区哪里就有汉语并不为过。正因为到处都
有华人,正因为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吸引了当地人的目光,才不断出现汉语学习蓬勃发展的形
势,也才使人们注意这块土地上正在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汉语教学故事,去总结,去研究。有人
对西海岸的汉语教学专门作过调查,我们这里则把目光投向加拿大的发祥地东部地区,对那里的
汉语教学情况作一考察,并由此引发对海外汉语教学的深入思考与关注。
一
加拿大东部的汉语教学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从早期华人自发举办各种形式的中文学校到当
地大学将汉语教学纳入正规教育,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以魁北克省为例,蒙特利尔市的
中国城至今还延续着早期华文学校的学习课程,而蒙特利尔大学更是早在三、四十年前就与我国
教育部合作交流,中国定期向这所大学派驻汉语教师。在这块土地上,汉语教学从未有过停顿,
一直沿着健康而平稳的轨迹不断前进着,并且日益兴旺,鼓舞人心。
综而观之,加拿大东部的汉语教学层次分明而各具特色,但对这里的汉语教学贡献最大的表
现在以下两个层次上:大学教育和中文学(夜)校,这一高一低的两种教学构成了加东当今的汉
语教学格局,是最重要的值得考察的两个领域。
该地区的麦吉尔大学、蒙特利尔大学、拉瓦尔大学、魁北克大学、圣马丽大学等在加拿大都有
很好或较好的声誉,虽然他们各自开设汉语课的时间不一,但都有着多年的汉语教学历史,并且
汉语教学在学校里的地位一直比较稳定。其他像萨斯卡彻温大学、孔高迪亚大学也都顺应汉语
学习人数不断增加的形势开设了汉语课,并已设或将设专职汉语教师的职位。
上述大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蒙大和麦大,前者是法语大学,后者是英语大学。两个教学单
·69·
2005年12月
第6期
汉语学习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Dec. , 2005
No. 6
①
②
感谢中国驻加拿大使馆教育处师淑云参赞和戴者华秘书为本文调查所提供的帮助。加拿大阿尔伯特汉语教学顾问竟
成先生多次同本人交流看法,获益匪浅,一并致谢。由于调查时间有限,文中叙述如果有误,概由本人负责。
[作者简介] 崔建新, 1964年生,教授,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与之相关的汉语口语研究。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位都隶属于东亚研究中心(系) ,同属于学历教育;都可为全校开设公共汉语课,学生考试及格可
获得大学毕业所需学分;每学年都有上百名学生,生源以当地人为主,也有一些华人子弟,学生以
适龄大学生为主,也有中老年中文爱好者;学生都可分为初、中、高级三种水平入班学习;课程主
要有综合汉语和汉语口语;学生每门课的学习时间都在50—100学时;都利用假期开设强化班,
课时近百,成绩合格即可获得有效学分;都有面对社会开设的可获得学分的晚间课程;都拥有较
为先进的语言教学实验室,同用CAN8教学软件,学生可利用多媒体进行听说练习,也可在网上
学习;都以教授简体汉字为主,繁体汉字为辅;教师多来自中国大陆,也有台湾的,大都采用翻译
法教学,但都注意运用现代传媒技术,大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都有用外语讲
授的中国文化课可供学生选修,一般学习汉语的学生都会选择中国哲学、中国历史、中国文学等
课程,非汉语专业的学生也允许选修这类课程;一起在暑假组织学生去中国进行10周的强化学
习。两校最大的不同自然是教学语言的不同,蒙大用法语授课,麦大用英语授课,与此相应,两校
所用教材也完全不同,蒙大用的是自编的《今日汉语》初、高级本和《开明中级汉语》,还有一些活
页文选;麦大则选用《实用汉语课本》、《走进中国》、《汉语外贸口语30课》、《外贸洽谈500句》、
《实用商业会话》、《泉水叮咚》及一些活页文选。
这两所大学在加东的汉语教学可以说处于龙头地位,两校汉语教师的不懈努力和卓有成效
的工作,为加拿大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各级汉语人才,吸引了一届又一届学生,使当地高层次的
汉语教学得以持续稳定地发展。这两所大学还轮流主持每年一届的魁北克汉语大赛,为加东汉
语教学大造声势,且基本平分每届的主要奖项。可以说,两所高校基本代表了加拿大汉语教学的
水平,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本土以外的海外大学汉语教学的特点。其他大学虽然也针对
大学生开设可获得学分的汉语课程,但规模就小多了,汉语课程的设置也偏于简单,基本就是综
合汉语,但选用了不同的教材。英语大学基本用《新实用汉语课本》(用于初级) 、《实用汉语课
本》(用于中级) ,像圣玛丽大学、孔高迪亚大学就是这样;法语大学像拉瓦尔大学、魁北克大学
用的是蒙大的《今日汉语》。只有萨斯卡彻温大学采用台湾的教材。这一切反映了加拿大东部
高层次的汉语教学正从蒙特利尔市向外辐射扩展的良好态势。
与这种正规教育不同但覆盖面更大、教学点更多的是那些中文学校,比如卡纳塔中文学校、
欣华中文学校、渥太华中文学校、加京国语学校、首都中文学校、纽芬兰中文学校、萨城中文学校
等。渥太华、蒙特利尔两市都不下十所,并从这些中心城市扩展到周边没有大学的小城。这里我
们以蒙特利尔作为代表,描述、分析那里的中文学校现状。
蒙城是加拿大东部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中国新移民和留学生的主要选择居住地之一。随
着近年来此定居的中国人口的增长,对汉语学习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学前和在学儿童。为
适应这种形势,蒙城有历史的中文学校自然会扩大规模,与此同时,在不同区域也成立了新的中
文学校。据不完全统计,该城正式的或类似的教学单位最少有十七家。它们的规模也不尽一致,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概述。
(1)学校管理。中文学校的创办者就是各校校长,基本都是中国大陆或台湾的移民,直接负
责学期和教材的确定、招生计划、校舍和教学设备的安排、经费的来源和流向等。由于这些人正
值壮年,精力旺盛,想方设法招进学生,留住学生。除办学之外,他们还有其他兼职工作或要学习
进修,有的则是把办中文学校当作第二职业。因为这类学校一般只在周六和周日上课,所以也有
人称之为周末学校。有的学校也欢迎学生在正规教育后到学校学习中文或别的课程,能否成班
·70·
2005年12月
第6期
从加拿大汉语教学现状看海外汉语教学Dec. , 2005
No. 6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要视人数而定。这里还关系到教室问题,中文学校一般常年租用当地正规学校比如中学、大中专
学校的教室或教会等场所作为自己展开教学活动的地点,一般周末才方便使用。只有到了假期,
各个学校才举办短期强化班,全天在这些地方进行各种教学活动。像蒙城华人服务中心这样的
常设机构则利用自己的办公地点和日常活动场所招收汉语学生。
(2)师资队伍。中文学校的教师可以说成分复杂,有本科毕业生、硕士,也有博士,还有在学
的留学生。从专业角度看,汉语和汉语教学科班出身的很少,从理工医到外语、新闻、教育等,学
什么的都有;从工作经历看,有的是国内的幼儿园、中小学教师,有的刚刚开始教学,而有的虽有
工作经历,但教汉语则是全新的尝试。这样复杂的队伍带来的教学动机、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
效果等自然不同,从而造成教学水平的参差不齐。
(3)课程设置。目前,所有学校都教授普通话、简化字、汉语拼音,多数学校同时教授繁体字
或注音符号,由学生自行选择。原来教授繁体字、注音符号的学校都已同时教授简化字和汉语拼
音。教简认繁或教繁认简,已成为一种趋势。围绕中文教学这个中心,规模大的学校还开设了书
法、太极拳、绘画等有关中国文化的课程,甚至教授粤语。实际上,有的单位只以教授粤语为主,
比如华侨互助社和中华安乐园老人中心。
(4)学生来源。跟教师队伍一样,学生队伍同样也不单纯。根据各个学校的招生广告,多数
学校都同时招收学前班、小学生班、中学生班、成人班,但实际上来这里学习的仍以学龄儿童和青
少年为主。其中大部分是华人子弟,也有混血家庭子女、白人家庭领养的华人子女和当地非华人
子女。人员复杂,汉语水平自然参差不齐,他们对教学的要求也就不同。这为学校的组织者提出
了并不轻松的课题,但在各个学校的努力下,尚能保证各层次教学正常运转。
(5)教学方法和手段。由于教学对象不同,中文学校跟高等学校的教学有很大区别,对不同
的班所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对没有汉语基础或汉语基础非常差的学生一般就用翻译法;对有
一定基础的学生则大都采取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法,串讲课文。但无论怎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北美学校教育特点的影响,试图寓教于乐,鼓励当先,尽量创造一种轻松的
气氛,以摆脱课堂的古板乏味,使学生保持着浓厚(至少不讨厌)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跟教学相
配合的课外教学活动,更是有声有色,意趣盎然。
(6)教材。中文学校的教材因主办者的不同而不同。校长如果来自大陆一般采用暨南大学
华文学院编写的《中文》1 - 12册,如果来自港台多采用台湾教材。目前,后者也开始用国内的
《中文》,专门设立新班来满足想学习简体字的学生的要求。诸多中文学校选用《中文》一书,主
要是源于中国侨办的大力支持,中国侨办每年免费给他们赠书。但此书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
要求,很多老师要根据情况自编一些课文,以使学生“吃饱吃好”。
中文学校作为一种重要的汉语教学力量,为中华文明的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尽管它在
正规教育系统中没有位置,学生也不能通过它获得什么正规学历,但它在海外特殊条件下做了正
规教育目前尚未做到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海外汉语教学的重要一环,使正处于语言获得最
佳年龄段的孩子们得到了汉语教育,从而为有志于东亚研究或中国事务的学生打下了良好的基
础,甚至会使一些人从此与中国结下终生之缘。
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一些个人的汉语教学项目。比如,在当地华人报纸上就常常会看到
“戈雪快乐中文学习表演班”、“中文助学堂”等个人教授汉语或汉字的广告。
除了大学和中文学校以外,在CEGEP,即某些预科学校里也有开设汉语课的,只是刚开始普
·71·
2005年12月
第6期
汉语学习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Dec. , 2005
No. 6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及,规模还不大,课程设置也比较单一。
综合上述情况,目前加拿大东部学习汉语的人数应当在6000人左右。跟加拿大西部和中部
相比,加拿大东部的中小学汉语教学几乎是一个空白。我们知道,在多伦多、温哥华和埃得蒙顿,
汉语已经成为不少中学的正式外语课程之一,温哥华地区甚至在高中毕业时还有统一的汉语省
考,而加东在这方面还很欠缺,反映出加拿大汉语教学发展的不平衡。
二
在汉语教学界,不少人都用“热”来形容汉语教学的好形势。那么,对加拿大来说,汉语教学
是否也“热”呢? 我们还是喜欢用“平稳发展”来描述那里的情况。有“热”就有“冷”,总有凉下
来的时候,而沿着一个方向持久平衡的发展,就容易走向规范,走向制度化。
众所周知,加拿大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来自各国的各个种族的人们和平友好地生活在这
片富庶的土地上,其中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华人华侨,高达千分之三十五。而据2004年
加拿大公民移民部的统计报告,中国大陆新移民从1999到2003年已连续五年位居榜首,总移民
人数达到十七万五千,其中还不包括台湾的一万七千人和香港的四千多人。这个数字充分说明
在加拿大存在着一个汉字文化圈和汉语交际圈,而这个圈子离不开汉语,这就为汉语教学的发展
培育了非常肥沃的土壤。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无论走到哪里,其言语行为习惯都会受到本民族
文化的深刻影响,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越大就越怀恋和珍惜这些,于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这种情
怀传给自己的子嗣,很多华人华侨就是这样,他们教育子女勿忘祖先,坚持对华夏文化的认同感。
这样,很多华人子女就在家庭影响下走进了汉语课堂。
另一方面,加拿大社会的大环境也使华人发扬自己文化传统的梦想成为可能实现的现实。
移民社会必然带来多元文化,加拿大政府顺应这种现实,大力提倡多元文化的同生共长。生活在
那里,时常会发现不是这个公园有犹太人的节庆,就是那个操场有菲律宾人在搞自己社团的选
举,超市外边还摆着意大利语、俄语等免费报刊,大学外语系有韩国活动日。诸如此类,不胜枚
举。同样,中国人的文化圈就更大了,像蒙特里尔不仅有中国风格的公园,而且有中国城,在那里
你只说普通话就可以问清面临的问题了。多伦多就更不用说了,它的中国城连街道标牌用的都
是汉字,警察局挂的牌子也赫然写着三个大大的汉字。这在东亚、东南亚以外的国家很难见到,
巴黎有两个中国城,也没发展到这种地步。尤其是国家还特别拨款开设祖裔语言课程,其中资格
最老的就是中文了。汉语和汉语文化在这种宽松自由的社会条件下不断得到延续和发展,而且
走出自己的圈子,影响其他民族,吸引更大的人群。那么,汉语和汉文化的教学就可以依附于此,
必将为整个中国文明的传播起到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
据加拿大统计局最近公布的2004年人口普查统计,汉语已经成为加拿大仅次于英语和法语
的第三大语言,全国说汉语的人口比1996年增长了21. 5%。这与华人移民的增长是成正比的。
所以,目前大体上以华裔为主体的低学历汉语学习队伍和各民族混合的高学历汉语学习人群能
保证加拿大的汉语教学不会轻易出现异常情况,随着其他民族的学生越来越多地走进这支队伍,
加拿大的汉语教学就会有序、规范、协调地沿着良性的轨道发展。
光有学的队伍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这项事业得有人去身体力行。可喜的是在加拿大有很
多人热心于此并不懈努力着,他们的一些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比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尊重学生、鼓励当先、增强自信、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努
·72·
2005年12月
第6期
从加拿大汉语教学现状看海外汉语教学Dec. , 2005
No. 6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力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将课堂学习与娱乐活动相结合等,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
样的精神,这样的探索,为加拿大汉语教学的平稳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看,当地的一些人也把汉语教学看做一个市场,因此成了一些人的谋
生手段,并出现生源上的竞争,这在客观上促使办学者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汉语教学的发展。
但我们不想用“热”来描述那里的汉语教学形势,也正是因为考察还同时让我们辨证地看到另一
面,即汉语教学还没在华人圈子以外得到更大的普及,目前的大发展更多的还是我们中国人自己
在努力着。与其他语种相比,学汉语的人数在大学里并不是特别靠前的。法语不用说了,就说日
语吧,在蒙特利尔大学和魁北克选修日语的人都比选修汉语的多;学汉语的人也未必都能坚持下
来,学到中高级水平,剩下来的学生已经不多,至于汉语高级人才就更不多见了。尤其是汉语并
没有走进每所大学,当地政府对这个事业的支持特别是投入还相当有限。这些不能不使我们对
形势保持一个清醒的认识。
由于教学环境特殊,加拿大的汉语教学各自为政的状态比较明显,各教学单位缺乏沟通,更
谈不上统一的教学大纲或教学目标。这其中,高等教育的情况好一些,各个大学,比如蒙特利尔
大学、魁北克大学、拉瓦尔大学之间沟通较多,教材、教法基本一致。而跟英语大学麦大在教学上
的交流就显得少多了,不过在促进汉语教学的各种活动上,这些大学都步调一致,一起成功地举
行了许多活动,比如地区性汉语比赛、HSK考试等。另外,高校和中文学校以及中文学校之间的
沟通远远不够,甚至可以说没有沟通。这种状况的形成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没有合适的权
威的教材为大家所共用。据调查,大家普遍认为国内的汉语教材缺乏针对性,这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第一,教材内容缺乏针对加拿大社会生活的活生生的语言素材和真实情景,不利于教师结
合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行实用性教学;第二,教材内容不能反映现实生活,总是落后于现实,语言材
料老化呆板;第三,教材用起来不得手,针对成人教学时嫌幼稚,针对青少年教学时欠活泼,很难
找到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材;第四,出版单位也不太精通与国际接轨的出版和使用规则,书虽
印出来了,但总不好用。
这样,为了开课,很多人就找一个本子作基础,然后东挖一块,西补一块,以对付尴尬的教材
问题。可以想象,由于水平不一,教学质量就会参差不齐。随之,就自然带出了一个教师教学素
质的问题。如前所述,加拿大汉语教学人员相当复杂,很多人虽然学历高,但与中文无关或距离
较远,隔行如隔山,教起汉语来暴露出很多问题,不仅有中文知识问题,还有教学法、心理学、教育
学方面的差距。教师队伍不整齐,影响了当地汉语教学的发展。
实际上,上述问题都是环环相扣的,解决起来需要一揽子计划,需要统筹安排,绝不能头痛医
头、脚痛医脚。加拿大东部的汉语教学还有可待开发的广阔空间,中文仍没正式进入加拿大东部
国民教育的主体学校———中小学,为此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三
对于加东汉语教学形势,我们感到很兴奋,但更多的还是思考:加拿大的汉语教学现状,在某
种程度上也折射了整个海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因此如何使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与海外的汉语
教学稳妥接轨乃至整合,以使国内外的两支教学队伍双赢,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无庸置疑,
国外的汉语教学是依托于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大本营的,但目前所提供的离所要求的还有相当
大的距离,其中教材和师资培训最为突出,而这两项是这个事业发展的基础。
·73·
2005年12月
第6期
汉语学习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Dec. , 2005
No. 6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谈到教材,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国内每年出版教材数十本,加上以前的成果已不下七八
百种,可当地同行采用的却不多,甚至感觉可供挑选的寥寥无几,这种矛盾发人深思。
究其原因,用当地教师的话说,最主要的就是国内教材不适合加拿大的国情和学生的“学
情”。以在加拿大进行基础汉语教学时用得最多影响最大的《实用汉语课本》为例,一方面大家
充分肯定其语法系统性,一方面又觉得该书内容不适于加拿大教学, 关键在于它不能跟这里的
生活挂钩,不能跟这里青少年的特点相结合。该书在国家汉办的支持下进行了改版,但老问题仍
没得到根本解决,除个别学校外,加东汉语教学单位基本不采用,而是沿用老版的。
有的大学苦于找不到合适教材,就开始自己编写,这对国内的教材市场又是一种新挑战。种
种现实呼唤国内的教学和科研队伍赶紧行动起来,将我们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理论成果融入
海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工作中。而要做好这项工作,我们觉得最重要的是在针对性上下工夫,即抓
住海外汉语教学的难点和兴奋点,处理好下列几个问题。
(1)确定好教材的使用对象,将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分开,使教材编写多样化,而不再走通
用型教材的老路,这样我们在制定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环节、考试方式时就要体现出适合不
同人群的特点,从而给使用者一个挑选的广阔空间。此外,针对一部分学生的第一语言还要编写
另类教材,既有别于国内的对外汉语教材,又有别于国内中小学使用的语文课本,这里原因非常
简单,就是他们的生活状况和语言环境跟国内区别太大。
(2)处理好教学内容的本地化与国内现实生活素材的关系,一方面叫学习者学习语言文本
时感觉真实有用,语言事件贴近自己的社会生活背景,学习后马上就有实践的机会,能验证自己
汉语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增强他们的成就感,保持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又能将国内的语言生活有
机地融入进去,使学生了解国内的情况,以用于日后的中国生活。
(3)注意贯彻“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增强教材的趣味性。这要求编写者细心揣摩学生的
心理,琢磨出生动有趣的语言点,使用花样翻新的练习方式,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4)注意处理汉字和用汉语进行口语表达的关系,一方面要求所选汉字符合由简到繁、从易
到难的基本认知规律,一方面又要使所用的汉字能组合成有交际价值的实用的句子,这对在法语
或者英语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是不得不解决的问题。要么就有所侧重,或侧重于口语,或
侧重于阅读,以适合不同学习者的要求。但无论哪种教材,要使学生说出正确的句子,都涉及到
语法,可这种语法教学未必需要系统,管用就行。
(5)处理好主干教材和辅助读本的关系,编写主干教材的同时要考虑辅助教材的选编,这对
海外的汉语教学者或学习者都非常重要,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后者显得更为急迫。我们注
意到当地的法语教学非常红火,撑起这个局面的一大支柱就是法语教材和各类参考书成千上万,
更新换代很快,与此相比,我们的这类书籍却少得可怜,我们不能因为已经出版的教材目前不火
就因噎废食,还是要鼓励和支持专业人士花大气力编写针对海外的汉语教材。另外,出版单位也
应该增强出版规范和与国际接轨的意识。
(6)建立更多的高质量的汉语教学乃至汉语教师培训网站。魁北克移民局提供的学习法语
的网站地址多达30余个,各有特色,有重语音的,也有重听力的,还有重语法的,不一而足。可我
们的汉语教学网站并不怎么发达,已经建立的还有些单薄,跟中国驻外机构的联系也很不够,自
然推广度就不高。与此相关,我们还应该多出版汉语教学的音像制品。
教材编写工作搞好了,就会起一种教师培训的作用,因为国内的专家对涉及面那么广的汉语
·74·
2005年12月
第6期
从加拿大汉语教学现状看海外汉语教学Dec. , 2005
No. 6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教师进行面对面的培训,总体上还有难度,而好的教材就会指导经验不够的教师如何进行具体教
学,至少可以规范教学大纲,进而协调教学的各个方面。当然,这并不能代替集中培训,在一定时
机,选派专家现场指导、系统讲解汉语教学各方面的知识还是十分必要的。
任何一种语言的推广都离不开国家行为,教材与师资两项工作的开展同样应该纳入国家的
战略规划,这需要政府部门在两国教学界穿针引线,促进双边合作,动用有限资金取得最大成果。
最近几年,中国驻加使馆教育处或驻温哥华教育组,为汉语教学的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而要
使加拿大的汉语教学获得持续性发展,海外使馆的这种努力也应该坚持下去,并不断深入。比如
前面提到的教材问题,一方面与教材本身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国外人士不甚了解国内的教材现状
有关,我们需要在这方面扩大影响,可以选择适当时机和场合,举办汉语教材展销会,有卖有送,
以扩大汉语教材的流通渠道。也可以每年举行一次学术会议或联谊会,把汉语教师队伍联合起
来。由于国外的生活环境跟国内有很大不同,那里的教学也与国内很不相同。彼此交流不多,教
学水平参差不齐,是同行却不能同享教学资源,就很难组织起一支成规模的队伍来。原因很多,
但很重要的一个就是缺乏组织的协调,缺少领军人物。
此外,我国要在国外建立百所“孔子学院”,加拿大西部即将在卑诗成立一所,那么东部也该
尽快确定合作伙伴,在法语区成立另一所,以成东西呼应之局面。但是,政府与当地合作兴办的
这种学院不要过急,要根据当地情况,逐渐形成并具有当地的特色,在教学安排、人员设置、发展
目标乃至赢利与否等方面不可全世界一刀切,我们不能指望这个学院解决所有问题,但若能成
立,就可以联合当地大学、协会直至中文学校在被称为“教育部对外合作的金牌项目”HSK考试
方面、在历年的汉语大赛上、在推进加东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方面作出富有成效的工作来。尤其
是最后一项,使中文早日进入加东国民教育主体学校,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应及早着手。加拿大
中西部不用说了,美国大学理事会也已宣布2006年在全美高中设立AP中文科目———大学汉语
和文化预修课程,并于2007年起实施AP中文考试。这种形势也要求加东汉语教师队伍能以宽
广的胸怀团结起来,以大局为重,携手开创新局面。如若成功,其影响将是深远的,无论在就业方
面,还是在教材发行上,都会带来一系列的效应。
最后,我们还想强调的是,加拿大复杂的汉语教学现实用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或是“华文
教学”等名称来统一概括它的性质,都是很难的。但是,国内目前的每个关于汉语教学学科的说
法,都可以在那里找到影子,所以将海外汉语教学与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加以梳理融通整合,一
并作出科学的战略性的概括、规划与设计,是我们确立这一学科应该做的。
Explorations of Chinese Teaching in Eastern Canada
CUI J iɑn2xin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Nankai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Key words: Eastern Canada; Chinese school; Chinese fever; Chinese textbook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hinese teaching situations in Eastern Canada and points out char2
acteristics and p roblems. Then it analyzes the p roblems that exist in Chinese teaching abroad. In con2
clusion, suggestions on the imp rovement of Chinese teaching abroad and Chinese textbooks, specifical2
ly designed for study abroad, are offered.
·75·
2005年12月
第6期
汉语学习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Dec. , 2005
No. 6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